对收入概念的新认识

今天从达叔的文章里让我对“收入”这个概念有了新的认识。

有个经济学家系统论述了收入的四个层次:货币收入 真实收入 物质收入 享受收入

货币收入很好理解,就是我们工作理财等拿到手的真金白银,这些收入是真实的么?10年前的1w和今天的1w是等同的收入么?明显不是,我们要考虑购买力通货膨胀等因素。

于是引申出第二层真实收入。也就是你当月赚的钱到底能在市场换来多少价值的东西,欧洲人面对能源紧缺、物价上涨,真实收入是直线下降的。

那人赚取货币目的是为了啥?碎银几两能解能解世人慌张,都是为了混口饭吃。被隔l的时候、战z的时候,买不到吃的,再多的货币也没有用。一个月给你1w块也没用,不如来点实在的物质收入。

最后一层享受收入,你的收入大部分都被你消费掉了提升了你的生活质量,那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享受收入,如果你舍不得花或者花不掉,多余的仍然只是物质收入而已。说实话这一层我还不太能感受到。

知道收入的概念有什么用?好像并没有什么用,又好像在这不断变化的大环境里,你能更好地感知身边的一些事,在踩t的大危机来临之前避开那里,或者做爬上广告牌的那个人。

2022年10月31日日记

不要因为在乎别人的看法而放弃自己的进步

不要因为在乎别人的看法而放弃自己的进步。

我们常常会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而畏首畏尾,希望自己是个小透明。读书的时候坐最后,开会的时候不发言,工作的时候不冒头。学业不突出,工作不突出,财富不突出。

我就是这样过来的,学业工作生活,一晃就十几年过去了,还在原地踏步。你怕什么呢?怕同学同事嘲笑?几年后他们大部分都是不会见面不会联系的人。你为何因为这些和你人生不相干的人而烦恼?

就连每天写点东西自我总结自我提升,也担心周围的人会怎么看而不敢发表,怕什么呢?不记录下来怎么沉淀思考,不发出来让人批判怎么进步?

让老师看到你,他才能教导你。让老板看到你,他才会提携你。让优秀的人看到你,他们会帮助你。

该写写,该说说,该做做,错了不可怕,可怕的是蹉跎岁月。

趁年轻多折腾,别畏难别害怕,抓紧机会提升自己,去打更大的boss见更大的世界,如此你才能在风暴里生存下来,才会有一颗强大的内心。

–2022年10月30日记

使用Logseq搭建个人笔记系统

上月某晚,花花在书房电脑上看网课直播,我在一旁带原子。只见花花不时把有用的课件截图下来,发到自己的微信聊天窗口里,记录得很认真。看了一会,我笑着问她,你回头还会抽时间看这些图片吗?下次需要这些知识的时候还找得到不?她没搭话。过了一会,扭头问我:那你一般是怎么记笔记的,有什么好建议?

去年底,我把自己的笔记工具迁移到Logseq,确实觉得好用,于是逢人便口头安利,却从没跟花花说起,罪过罪过。借此机会,我打算通过文章的方式,为身边朋友系统推荐Logseq,以及如何使用它搭建起个人笔记系统。虽然网上对Logseq使用的介绍和评测很多,但分散在不同平台,而且大多侧重某一方面。难以查找,也没有身边人实际使用感受那样有说服力。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有所帮助。

本文主要介绍我使用这套:”Logseq+私有云(苹果iCloud/安卓坚果云)”工具搭建个人笔记系统

继续阅读“使用Logseq搭建个人笔记系统”

大橙子入小学记

今年下半年,橙子跨入了小学一年级,他人生阶段的一个里程碑。

跟大多数家长们一样,入学前我们还担心他是否能适应小学新生活,但从这两个月他的表现情况来看,我们多虑了。橙子基本做到了每天早早地起床,笑呵呵地回来,积极分享他在学校发生的新鲜事,对照教育部今年新发布《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》,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的身心适应、生活适应、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四方面情况来看,橙子算是比较好地完成了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身份转变。

橙子身份的顺利转变,主要归功于他内在的个人适应能力,但也和外在的幼儿园和小学的课程设计、以及我们提供的家庭教育有关,今天这篇文章记录他的小学新生活,下篇再和大家探讨幼小衔接。

继续阅读“大橙子入小学记”

我的笔记系统

2021-09-27 18:14:46 下午

我的个人笔记系统

大家应该都知道笔记的重要性吧

最近学到的[[数字花园]]我觉得很好地阐释了笔记系统的重要性。
[[知乎的个人笔记系统]]

先给大家看看我现在在用的笔记系统

那么,我的笔记系统经过了这么些迭代升级过程。

最开始是纸质的

然后是txt、备忘录

然后是有道云笔记、为知笔记
对md格式支持受限,数据在云端,缺多平台支持

然后typora+坚果云+mweb

然后现在的logseq+坚果云/github

2021-08-17 学习的榜样和目标

  • 说下最近的收获,我觉得是找到了一个学习的榜样。

    ​这个榜样就是全栈程序员马大伟。他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得比较好:第一,他是一个终身学习理念的践行者;第二,他的技术栈比较深;第三,他在技术与投资结合上有一定的研究。而我和他比起来就是个半吊子,什么都会一点点,但都是浅尝辄止。特别是在第三个理财和投资方面,完全没有接触。虽然知道很重要,但是一直被搁置。

    ​我觉得他是我近期的一个可以达到或者部分达到的一个目标。具体路径上,我觉得首先就是通过阅读他的博客,把自己的一些工具进行升级。第二个,从他的一些推荐的书目里去了解和接触投资。第三,提升自己的技术,尝试和投资相结合,然后像他一样逐渐构建自己的被动收入能力。

    ​说一下这两天做的工作吧。第一,我把他的一些我感兴趣的博文通读了一遍。第二,把自己的博客进行升级。6年前借助wordpress和阿里云搭建了自己的博客,以及申请了自己的公众号,但是每次写文发文都觉得有点繁琐,博客界面也不够美观,就像他有篇文章说的那样,建立一个高效的写作环境,能促使自己更勤快的去写。发现他的网站有很多直接可用的工具,比如说那个公众号排版工具、绘图工具、图床啊等等。还有怎么样推广甚至广告这些,都是可以研究的。现在就是先把自己的思维提升以及实践起来,需要广泛的阅读和应用。 最近的目标就是把家庭教育类、技术类、投资类的书籍列一个待办清单。然后是持续的实践和输出,然后扩大自己的影响力,然后往自己的被动收入目标迈进。

    ​还有一个需要做的就是整理自己的笔记,这些年日积月累积累了一些笔记,但有些笔记不回顾和整理就淹没了,这些笔记还是对我的工作和生活起到了不少的帮助,但还是要整理成为自己的体系,每次需要的时候能第一时间调出来为我所用。明天就开始做吧。

CHIMA《医疗机构医疗大数据平台建设指南》阅读笔记

CHIMA《医疗机构医疗大数据平台建设指南》阅读笔记

第一章 引言

介绍医疗大数据发展的政策背景、 现状和问题,以及医疗大数据及平台的概念、意义和作用;

现状和问题

继续阅读“CHIMA《医疗机构医疗大数据平台建设指南》阅读笔记”

互联网基因

读《互联网的基因》有感

1. 开卷有益

当你看到一本书叫互联网的基因,你会拿起来看吗?会不会好奇这本书想表达什么?

我们领导工位靠窗旁有一个书架,上面摆了一排他工作这些年来购置的书或杂志,有些被翻得旧了,有些封皮都没拆。我问过领导,他让我们随时可选自己喜欢的书去看。

于是,作为一个电子书爱好者,偶尔得空的时候,我会去翻一翻看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书,毕竟纸质书的手感不一样,而且书非借不能读也,在这段借调时间里,每多看完一本书,感觉都是白赚。

那啥,白嫖,真香!

这本《互联网的基因》就是躺在书架上的其中一本。

继续阅读“互联网基因”

(转)中华预防医学会专家组:“拐点并不是黎明前的黑暗,只相当于夜里12点”

中华预防医学会专家组:“拐点并不是黎明前的黑暗,只相当于夜里12点”

彭丹妮 中国新闻周刊
原文链接

“疾控要像消防一样,在疫情处置中有决定权、处置权”

从大年初六(1月30日)开始,中国疾控中心首任主任、北大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立明再次“出山”,带领一批国内公共卫生领域的骨干们集中办公。他率领的这个团队的名字叫“中华预防医学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专家组”,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研判整个疫情防控运行的情况,提供防控技术的支撑,并作舆情监测。

继续阅读“(转)中华预防医学会专家组:“拐点并不是黎明前的黑暗,只相当于夜里12点””

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借鉴及启示

来源:卫生经济研究2020年2月11日

作者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告知我们,我们将及时作出处理。

一、中国、美国、日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模式

(一)美国

美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建设的探索较早,应急处置与危机管理能力全球领先。在经历了1999年“西尼罗河”病毒性脑炎、2001年“9.11”事件、2002年炭疽病、2003年猴痘病毒的挑战与应对后,美国不断升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制度体系,应急处 置能力不断提升。

继续阅读“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借鉴及启示”